教学大纲

《训诂学》教学大纲
发布日期:2016-05-25   点击:

《训诂学》教学大纲

Exegetics

课程编码:25A00103 学分:2.0 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

计划学时:32 其中讲课:32 实验或实践:0 上机:0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汉语言文学

推荐教材:周大璞主编《训诂学初稿》(第五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

参考书目:郭在贻著《训诂学》,中华书局,2005年。

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

训诂学是中国传统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汉语言文学本科各专业的选修课。本课程的目的是教给学生训诂学的基础知识,教给他们基本的文史工具书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学术性考辨,将知识学习与探究学问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好学深思,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其它专业课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本课程的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古代的典籍注释,增强阅读古代文献的能力,掌握基本的训诂学知识。

课程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了解训诂学对文史专业的重要性;了解“训诂”和“训诂学”的名词概念;解训诂学发展历史,不同时代所取得的成就及时代对训诂学的影响;掌握研究训诂学的基本方法。

2.要求学生掌握常用术语及其作用;了解各种训诂方法的作用及局限;掌握注释类、疏解类、考述类训诂类型的形式特征;了解当代训诂学所取得的成就进展。

3.能够熟练运用训诂知识阅读古籍、理解古籍、注释古籍、研究古籍。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

绪论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训诂”和“训诂学”的名词概念,明确训诂学的任务和目的,了解训诂学在语言学中的地位及其与语言学其他分支的关系,掌握研究训诂学的方法,为学习本课程作思想上的准备。

[教学重点与难点]“训诂”和“训诂学”的概念;训诂学的任务和目的;训诂学的方法。

[授课方式与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一、训诂和训诂学

二、训诂学的任务和目的

三、训诂学在语言学中的地位及其与语言学其他分支的关系

四、研究训诂学的方法

第一章 训诂体式(上)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文献正文里的训诂和随文释义(附经)的注疏的各种训诂方式,能从古文献中识别这两大类训诂体式的内容,为读懂古代文献打基础。

[教学重点与难点]随文释义的各种方式;古文献中的训诂内容。

[授课方式与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文献正文里的训诂

第二节 随文释义的注疏

第二章 训诂体式(下)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通释语义的专著的三种类型,能识别通释语义专著的训诂体式,掌握重要的通释语义的专著的体例及其特点,了解杂考笔记中训诂的特点,为读懂古代文献打基础。

[教学重点与难点]通释语义的专著的三种类型;识别通释语义专著的训诂体式。

[授课方式与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通释语义的专著

第二节 杂考笔记中的训诂

第三章 训诂条例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训诂方法和行文格式,了解训诂的常用术语,力求能解读训诂学专著。

[教学重点与难点]训诂方法和训诂常用术语。

[授课方式与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释义的方法

第二节 行文的格式

第三节 常用术语

第四章 训诂的应用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训诂的作用与要求,培养严谨治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训诂的作用与要求。

[授课方式与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用于阅读古书

第二节 用于整理古籍

第三节 用于编纂辞书

第四节 用于其他方面

第五章 读注和作注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把训诂学知识用于读注和作注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培养严谨治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读注和作注。

[授课方式与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读注

第二节 作注

第六章 训诂源流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我国的训诂学各个阶段的成就、原因及其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训诂学各个阶段的特点。

[授课方式与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萌芽时期——先秦的训诂

第二节 兴盛时期——两汉的训诂

第三节 沿袭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的训诂

第四节 变革时期——宋代的训诂

第五节 衰落时期——元明两代的训诂

第六节 复兴时期——清代的训诂

第七节 更新时期——“五四”以来的训诂

撰稿人:王毅 审核人:高龙奎

上一条:《红楼梦研究》教学大纲

下一条:《专业导论》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