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学》教学大纲
Chinese Philology
课程编码:25A00104 学分:2.0 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
计划学时:32 其中讲课:32 实验或实践:0 上机:0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汉语言文学
推荐教材:裘锡圭著《文字学概要(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13年。
参考书目:喻遂生著《文字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
文字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的任务是系统讲授文字,主要是汉字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其教学目的是通过讲解汉字的性质特点、形体结构、形体演变、汉字应用,使学生系统掌握文字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加深对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解,为学生继续深造打下必要的传统文字学理论基础;并为师范专业学生将来的汉字教学提供知识储备。
课程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了解文字学的学科地位、研究对象,熟悉汉字学的发展简史。
2.要求学生认知汉字起源的不同观点,掌握传统六书说的内容和汉字的结构类型,能分析常见汉字的结构构成及其形音义关系,掌握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的概念及相互之间的关联与区别。
3.要求学生了解汉字形体的演变现象、原因与规律,掌握古文字、今文字、隶变等与文字形体演变相关的重要概念。
4.要求学生了解汉字字形承载了中国文化信息的理念,从文化学的角度加深对汉字的认识与珍惜。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
绪论 建议学时:3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文字学的学科地位、学科体系、本门课程的学习内容,掌握汉字学研究概况。
[教学重点与难点]汉字学研究概况。
[授课方式与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一、文字学学科介绍
二、汉字学研究简史
第一章 文字的起源 建议学时:3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有关汉字起源的不同观点,掌握文字与符号、图画的异同,对文字起源的不同观点有初步的理性认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汉字起源的不同说法。
[授课方式与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文字的产生
第二节 汉字起源的说法
第二章 汉字的性质与特点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汉字是意音文字说和汉字是语素—音节文字说的内容和依据,掌握汉字的性质与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汉字性质;表意文字
[授课方式与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汉字的性质
第二节 汉字的特点
第三章 汉字的形体结构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传统六书说的内容和汉字的结构类型,能用六书理论分析常见汉字的形体构造。
[教学重点与难点]六书理论;汉字结构分析。
[授课方式与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传统六书说
第二节 六书说的发展
第四章 汉字的形体演变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对汉字认知有历史发展的视角,掌握汉字形体发展演变的基本状况,了解汉字形体演变的原因与规律;熟悉古文字形体的考释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汉字形体发展演变现象;古文字的特点;古文字形体的考释方法。
[授课方式与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汉字形体发展演变现象
第二节 汉字形体发展演变原因与规律
第三节 古文字形体的考释方法
第五章 汉字形体与音义的关系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理解汉字的形音义关系,掌握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的有关知识及汉字形体的变音情况。
[教学重点与难点]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的含义及相互关联;一简多繁字。
[授课方式与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汉字的形义关系
第二节 汉字的形音关系
第六章 汉字与中国文化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从文化学的角度加深对汉字的认识,形成珍惜汉字的理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授课方式与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第二节 以汉字为本体产生的文化现象
第七章 汉字规范化与汉字书写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认识汉字书写的重要性,掌握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汉字笔画;汉字笔顺。
[授课方式与方法]以师生课堂讨论为主,学生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汉字规范化
第二节 汉字书写
撰稿人:张国艳 审核人:高龙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