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1)》教学大纲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1
课程编码:25A0007W 学分:4.0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计划学时:64 其中讲课:64 实验或实践:0 上机:0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汉语言文学
推荐教材: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袁世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参考书目: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古代文学(1)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目的是通过系统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国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期间的重要作家、作品、流派及其发展历史和内在演进规律,了解有关的文学背景知识和批评情况,学会运用相关文艺理论去阅读、分析、评价古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和应用能力。本课程的具体任务是依托教材,按历史时期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流派,并引导学生探索和总结其发展规律,通过课堂练习、考试和课外实践,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的阅读鉴赏水平,培养综合素质。
课程的基本要求
1、使学生掌握中国古代文学1的重要作家、作品、流派及其发展历程和基本规律,掌握本大纲所规定的各项基本知识、基本观点。
2、通过本课程和古代汉语课的学习,学生的古代文学作品阅读能力要得到进一步提高,能够借助旧注阅读中等难度的作品。
3、能运用文学理论,独立地分析评述古代文学的重要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能够独立地鉴赏文学作品,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
4、能熟读或记诵一定数量的作品。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
第一编 先秦文学 (总共24学时)
绪论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先秦文学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发展概况,先秦文学文史哲、诗乐舞不分及其作者的流派;先秦文学的萌芽状态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先秦时期社会思想文化的多样性、复杂性;先秦文学的形态:文史哲不分、诗乐舞不分,作者的嬗变等。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源头
第二节 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
第一章 上古神话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上古神话的产生、定义及特征;明了我国上古神话流传保存的特点及其原因;上古神话的分类及文学价值。
[教学重点与难点]我国上古神话的主要特征及中国上古神话的流传保存特点及其原因。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一、灵魂观念的产生:万物有灵与图腾
二、上古神话的定义及特征
三、我国上古神话流传保存的特点及其原因
四、上古神话的分类
五、我国上古神话的文学价值
第二章 《诗经》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诗经》的概况、影响;掌握《诗经》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教学重点与难点]《诗经》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诗经》概说
第二节 《诗经》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 《诗经》的艺术成就
第四节 《诗经》的影响
第三章 《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建议学时:5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先秦历史散文的概况、影响;掌握《左传》、《战国策》的思想倾向和艺术成就。
[教学重点与难点]《左传》、《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概 说
第二节 《左传》
第三节 《战国策》
第四节 先秦历史散文的影响
第四章 《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建议学时:5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先秦诸子散文的概况、影响;掌握《论语》、《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的思想倾向和艺术成就。
[教学重点与难点]《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的散文艺术成就。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概 说
第二节 《论语》、《孟子》
第三节 庄子
第四节 荀子、韩非子
第五节 先秦诸子散文的影响
第五章 屈原与楚辞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楚辞产生的文化政治背景、屈原的生平创作概况及其影响、宋玉及其他楚辞作家;掌握《离骚》、《九章》、《九歌》等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教学重点与难点]《离骚》、《九章》、《九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楚辞产生的文化政治背景
第二节 屈原的生平和作品
第三节 《离骚》
第四节 屈原的其他作品
第五节 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第六节 宋玉及其他楚辞作家
第二编 秦汉文学 (总共20学时)
绪论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秦汉文学的政治思想文化背景及发展概况。
[教学重点与难点]汉代的思想文化状况,古今文之争的原因、情况及后代影响。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一、汉代的政治概况
二、汉代的思想文化概况
三、汉代的文学概况
第一章 秦及西汉汉散文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汉代论说文、抒情文、叙事文的概况;掌握代表作家作品的思想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贾谊、晁错散文的艺术特点。
[授课方式与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吕氏春秋》
第二节 李斯的散文
第三节 贾谊的政论文
第四节 《淮南子》及其他散文
第二章 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汉代辞赋的概况;掌握贾谊等代表作家及其作品的内容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汉代骚体赋、汉大赋的艺术特点。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汉赋代表作家作品
第三章 《史记》与《汉书》 建议学时:5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司马迁、班固的生平思想,《史记》、《汉书》的成书过程;掌握《史记》、《汉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教学重点与难点]《史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司马迁与《史记》的成书
第二节 史记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 史记的艺术成就
第四节 《史记》的影响
第五节 班固与《汉书》
第四章 汉代诗歌 建议学时:5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两汉乐府诗、东汉文人诗的概况;掌握代表作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汉代乐府诗、《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两汉乐府诗
第二节 汉代的楚歌与文人五言诗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总共20学时)
绪论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发展概况。
[教学重点与难点]玄学的兴盛及其对士人的影响;文学的自觉。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一、社会政治状况:战乱和分裂的政治情势;门阀制度的形成
二、社会思想及文人心态:玄学兴盛对文学的渗透;佛教兴盛与佛经翻译对文学的影响
三、文学概况:文人集团的形成;文学自觉的标志;个体文学的繁荣;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兴盛
第一章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又魏到晋文学发展变化的背景和整体状况;掌握三曹、建安七子、竹林七贤这些代表性作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时代文学特征。
[教学重点与难点]建安风骨、三曹创作成就及特点;阮籍嵇康的诗歌特点、正始之音与建安风骨的区别。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三曹诗歌
第二节 建安七子
第三节 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
第四节 阮籍、嵇康与正始诗歌
第二章 两晋诗坛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太康诗风形成的时代背景和整体状况;掌握左思的文学成就及影响;把握游仙诗、兰亭诗、玄言诗形成的原因、背景及影响,对各, 类诗歌的代表诗人的艺术成就有一个准确把握。
[教学重点与难点]太康诗风、左思的咏史诗、郭璞的游仙诗、玄言诗是本章讲授的重点。其中,太康诗风的特征、玄学诗的发展史是本章的难点。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陆机、潘岳与太康诗风
第二节 左思与刘琨
第三节 郭璞的游仙诗
第四节 玄言诗
第三章 陶渊明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陶渊明的生平思想;了解陶渊明田园诗的主要思想内容及艺术特点;把握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陶渊明安贫乐道及崇尚自然思想特征的把握;田园诗的艺术特征。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陶渊明的人生道路与思想性格
第二节 陶渊明的田园诗及其他
第三节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风格及其渊源
第四节 陶渊明的典型意义
第四章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山水诗在南朝兴盛的原因,揭示谢灵运在山水诗创作中的地位、影响和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鲍照的创作了解七言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谢灵运山水诗的地位、作用;鲍照七言诗的成就。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谢灵运所开启的新风与山水诗的兴盛
第二节 鲍照及其创新
第五章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永明体兴起的背景、特点及对唐代格律诗形成的影响;了解齐梁诗人集团变化的原因及概况;把握宫体诗出现的原因及特点,了解宫体诗与永明体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永明体的特征,永明体与宫体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沈约、谢眺与永明体
第二节 齐梁诗人集团
第三节 宫体诗
第六章 庾信与南北文风的北渐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北朝文学特点及概况;南北文风交融情况;了解庾信诗歌成就。
[教学重点与难点]庾信诗风前后变化及对南北文风交融做出的贡献。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北朝文化与文学及南北文风的交融
第二节 庾信文章老更成
第七章 南北朝民歌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南北朝民歌的概况、特点及不同风格形成的原因,把握南北朝民歌的思想内容、艺术特征。
[教学重点与难点]南朝民歌的内容及艺术特征,《西州曲》的把握。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南朝民歌
第二节 北朝乐府民歌
第三节 南曲与北曲的比较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辞赋、骈文与散文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魏晋南北朝辞赋、散文的概况;掌握代表作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曹植、王粲、陆机、鲍照等作家辞赋文章的艺术特色。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辞赋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散文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中国小说的起源问题、魏晋南北朝小说的概况;掌握《搜神记》、《世说新语》的内容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魏晋南北朝志怪、志人小说的思想艺术特点。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小说的起源与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兴盛
第二节 志怪与志人
第三节 《世说新语》
撰稿人:冯淑静 审核人:张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