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

《古代文学(2)》教学大纲
发布日期:2016-05-25   点击:

《古代文学(2)》教学大纲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Ⅱ

课程编码:25A0008W 学分:4.0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计划学时:64 其中讲课:64 实验或实践:0 上机:0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汉语言文学

推荐教材: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唐宋文学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参考书目:游国恩主编:《中国文学史》唐宋文学部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2版;

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文学部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乔象钟、董乃斌著:《唐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程千帆、吴新雷著:《两宋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袁世硕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唐宋部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唐宋部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明·高棅辑:《唐诗品汇》,中华书局,2015年版;

罗宗强著:《唐诗小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钱钟书选注:《宋诗选注》,中华书局,三联书店,2002年版;

吴熊和著:《唐宋词通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俞平伯选释:《唐宋词选释》,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阶段唐宋文学课程是二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通过系统教学,使学生掌握唐宋时期文坛上的重要作家、作品、流派及文学发展过程和内在演进规律,了解有关这一时期文学的背景知识和批评情况,学会运用相关文艺理论去阅读、分析、评价古代文学作品,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学素养和应用能力。本课程的具体任务是依托教材,按历史时期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流派,并引导学生探索和总结其发展规律,通过课堂练习、课外阅读、作业和考试一系列辅助环节,达到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的阅读鉴赏水平、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与任务。

课程的基本要求

1.使学生了解唐宋历史时期内的中国古代文学创作领域的重要作家、作品、流派及其发展历程和基本规律,熟练掌握本大纲所规定的各项基本知识、基本观点。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要有所提高,能够达到借助旧注阅读中等难度文学作品的要求。

3.能运用古代文艺理论,独立地分析评述唐宋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有所认识,并能够把握重要作家的创作倾向和艺术特色及其在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和贡献。

4.能熟读或记诵一定数量的唐宋文学作品。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

第四编 唐代文学部分 (总共32学时)

绪论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唐代文学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特别是佛道二家思想对唐代文学的影响,掌握唐代初、盛、中、晚四期文学的嬗变情况,熟悉唐代主要文学样式及代表作家和作品及唐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教学重点与难点]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唐代各体文学繁盛与社会文化繁盛的密切关联,文人思想及行迹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一、开放的文化环境与唐文学的基本面貌、发展脉络、风格特点及历史地位;

二、各种文学样式的发展递变过程及主要作家、作品概述;

三、佛、道二家哲学思想对唐代文人及文学创作的影响;

四、唐代文学的独特风貌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第一章 隋及初唐文学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隋代和初唐文学发展的概貌;掌握代表性作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重点掌握陈子昂的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初唐诗歌在内容、形式方面摆脱南朝诗风、向盛唐诗歌演进的历程;初唐四杰、陈子昂和张若虚诗歌的内容、艺术特点;注重陈子昂在文学史上的革新意义。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南北文学的合流

第二节 初唐诗坛

第二章 盛唐的诗人群体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盛唐各诗人群体概况和划分标准;掌握各群体中代表性作家的生平、创作及代表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重点掌握王维诗歌的艺术特征。

[教学重点与难点]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诗歌的艺术特点,注意同一诗人群体中不同诗人同中有异的创作风格。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王维与孟浩然

第二节 王昌龄、崔颢和王翰、李颀、祖咏

第三节 高适、岑参和王之涣

第三章 李白 建议学时:3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李白的生平思想、影响;掌握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了解李白对中国诗史的独特贡献。

[教学重点与难点]李白的独特人格;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李白的生平、思想与人格

第二节 李白的乐府与歌行

第三节 李白的绝句

第四节 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

第五节 李白的地位与影响

第四章 杜甫 建议学时:3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杜甫的生平思想、影响;掌握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了解杜甫对中国诗史的独特贡献。

[教学重点与难点]杜甫诗歌“诗史”的意蕴;杜甫新乐府诗歌的成就;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杜甫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节 杜甫的律诗

第三节 杜诗的艺术风格

第四节 杜诗的地位与影响

第五章 大历诗风 建议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中唐诗歌概况;掌握代表性作家作品、流派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重点掌握大历十才子诗歌的创作特征。

[教学重点与难点]刘长卿、李益诗歌的思想艺术特点;大历诗风的总体特点。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中唐前期士人心态的转变、大历诗歌的冷落寂寞情调及大历十才子

第二节 大历诗歌的意象类型

第三节 顾况与李益

第六章 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韩孟诗派概况;掌握韩愈、孟郊、李贺、柳宗元、刘禹锡等诗人及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重点掌握韩愈诗歌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韩孟诗派的诗歌主张及其诗歌艺术特点;韩愈、李贺、柳宗元、刘禹锡各位诗人诗歌创作的思想艺术特点。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韩孟诗派及其诗歌主张

第二节 韩愈、孟郊、李贺等人诗歌的意象类型与技巧的创新

第三节 刘禹锡、柳宗元等人的诗歌风貌

第七章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元白诗派概念;掌握白居易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重点掌握“元白诗派”名词解释。

[教学重点与难点]白居易讽喻诗的特点;新乐府运动;《长恨歌》、《琵琶行》独特的艺术成就。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唐代中期重写实、尚通俗的诗歌思潮与诗歌创作

第二节 白居易的诗歌主张及其讽谕诗

第三节 《长恨歌》、《琵琶行》与元白唱和诗

第四节 白居易的闲适诗

第八章 唐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建议学时:3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唐代散文的背景和发展概况;掌握韩愈、柳宗元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重点掌握“古文运动”的内涵和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张;韩、柳散文的艺术成就。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中唐的政治改革与文体文风改革

第二节 倡导古文的理论主张与杂文学观念的复归

第三节 韩、柳散文的艺术成就

第四节 晚唐古文的衰落与骈文的复兴

第九章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唐传奇和俗讲变文的社会背景、具体含义及发展过程;掌握唐传奇代表性作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了解唐传奇对中国古代小说史的独特价值。

[教学重点与难点]唐传奇的总体特点;《柳毅传》、《李娃传》、《莺莺传》的思想艺术特点。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唐传奇的概念和特点

第二节 俗讲与变文

第十章 晚唐诗歌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晚唐诗歌概况;掌握杜牧、贾岛等诗人及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重点掌握杜牧对诗史的独特贡献。

[教学重点与难点]杜牧、贾岛诗歌的思想艺术特点,对“郊寒岛瘦”这一含义的具体理解。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杜牧与晚唐怀古咏史诗

第二节 贾岛、姚合等苦吟诗人

第三节 爱情题材与温庭筠、韩偓等艳丽诗风

第四节 隐士情怀, 与淡泊诗风

第五节 韦庄、罗隐等人的乱离之感与时世讽谕

第十一章 李商隐 建议学时:3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李商隐的生平思想;掌握李商隐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了解并背诵李商隐诗歌《无题》作品中的名篇。

[教学重点与难点]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点,对李商隐诗歌“朦胧多义”的批评与接受。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李商隐的生平与诗歌内容

第二节 朦胧多义与对心灵世界的开拓

第三节 李商隐诗歌凄艳浑融的风格

第十二章 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 建议学时:3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词这种文学样式的起源和晚唐五代词发展概况;掌握代表性作家作品的内容倾向和艺术特点;重点掌握温庭筠、李煜对词史的独特贡献。

[教学重点与难点]温庭筠、李煜词的艺术特点,对李煜“千古词帝”一词内涵的把握。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燕乐的兴起及词的起源

第二节 温庭筠及其他花间词人

第三节 李煜及其他南唐词人

第五编 宋代文学部分 (总共32学时)

绪论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宋代文学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发展概况,特别是词兴盛的文化背景,宋代文学与“崇文抑武”国策的关联及其独特成就与历史地位。

[教学重点与难点]宋代思想文化的特点和宋代文人的心态特征。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一、了解高度繁荣的宋代文化及其对诗文的影响

二、认识宋代文学创作中的忧患意识与爱国主题

三、宋代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

四、了解宋代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两者的关联

五、认识宋代文学的独特成就与历史地位

第一章 宋初文学 建议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宋初文学概况;掌握代表性作家作品、流派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重点掌握王禹偁和西昆体在诗史上的独特地位。

[教学重点与难点]王禹偁、西昆体诗歌的艺术特点;“西昆体”的具体含义。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宋初的散文和复古思潮

第二节 宋初白体诗人和王禹偁

第三节 宋初的晚唐体诗人

第四节 西昆体的盛衰

第二章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北宋前期词概况;掌握柳永、晏殊、张先、欧阳修等词人及其作品的内容倾向和艺术特点;重点掌握柳永对词史的独特贡献。

[教学重点与难点]晏殊、欧阳修词的艺术特点;柳永对词体发展的创新意义。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对五代词风的因革

第二节 开拓词境的尝试

第三节 柳永词的新变

第三章 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 建议学时:3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欧阳修、王安石等人的生平思想;掌握其诗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重点掌握欧阳修对文坛的独特贡献和“古文运动”的发展过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欧阳修、梅尧臣、王安石诗文的艺术特点。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欧阳修的散文、辞赋和四六

第二节 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的诗歌

第三节 王安石等人的散文

第四节 王安石的诗歌

第四章 苏轼 建议学时:5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苏轼的生平思想、影响;掌握其诗歌、散文、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重点掌握苏轼对词体创作的革新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苏轼诗文词的思想艺术特点;“坡仙品格”对后人的深远影响。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苏轼的人生观和创作道路

第二节 苏轼的古文和辞赋、四六

第三节 苏轼的诗——宋诗最高成就的代表

第四节 苏轼的词

第五节 苏轼的意义与影响

第五章 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黄庭坚的生平思想、江西诗派概况、两宋之际诗歌的概况;掌握黄庭坚、陈师道等人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重点掌握“江西诗派”对诗史的独特贡献。

[教学重点与难点]江西诗派;黄庭坚、陈师道诗歌的艺术特点。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黄庭坚的诗歌

第二节 陈师道的诗歌

第三节 江西诗派的形成

第四节 江西诗派的演变

第五节 陈与义和曾几的诗歌

第六章 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 建议学时:3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北宋中后期词坛概况;掌握代表性词人词作的内容倾向和艺术特点;重点掌握周邦彦对词史的独特贡献。

[教学重点与难点]晏几道、周邦彦、秦观、贺铸词的艺术特点;晏几道词的艺术手法;秦观词的艺术手法。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黄庭坚和晁补之

第二节 晏几道

第三节 秦观

第四节 贺铸

第五节 周邦彦

第七章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南渡前后词坛概况、李清照的生平思想;掌握李清照等词人及其作品的内容倾向和艺术特点;重点掌握李清照对词史的独特贡献。

[教学重点与难点]李清照词的思想艺术特点;朱敦儒词的思想艺术特点。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李清照

第二节 朱敦儒

第三节 张元干等词人

第四节 李纲、岳飞等词人

第八章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建议学时:3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中兴四大诗人的生平思想;掌握陆游等人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重点掌握陆游对诗史的独特贡献。

[教学重点与难点]陆游、杨万里、范成大诗歌的思想艺术特点;“诚斋体”的具体含义。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陆游的创作道路和诗歌渊源

第二节 陆游诗歌的特点与成就

第三节 陆游的影响

第四节 杨万里和范成大

第九章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建议学时:3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辛弃疾的生平思想、辛派词人概况;掌握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重点掌握辛弃疾对词史的独特贡献。

[教学重点与难点]辛弃疾词的思想艺术特点及成就;“辛派词人”的具体含义。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辛弃疾的创作道路

第二节 辛弃疾对词境的开拓

第三节 辛词的艺术成就

第四节 辛派词人

第十章 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姜夔、吴文英的生平思想,宋末词坛概况;掌握姜夔、吴文英词作的内容倾向和艺术成就;重点掌握姜夔对词史的独特贡献。

[教学重点与难点]姜夔、吴文英词的艺术特点;“清空骚雅”的具体含义。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姜夔

第二节 吴文英

第三节 宋末其他词人

第十一章 南宋的散文和四六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南宋散文和四六的概况;了解“笔记”这一特殊散文文体;掌握代表性作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南宋政论文、笔记小品、理学家散文的特点。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南宋的政论文和笔记小品

第二节 南宋理学家的文论和散文

第三节 南宋的四六,

第十二章 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南宋后期和辽金诗歌概况;掌握代表性作家作品、流派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重点掌握“江湖诗派”产生的原因及诗史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永嘉四灵、江湖诗人的总体特点;文天祥诗歌创作特色;元好问诗词的思想艺术特点。

[授 课 方 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阅读为辅;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

第二节 宋末诗歌

第三节 辽代诗歌

第四节 元好问与金代诗歌

撰稿人:刘静 审核人:张秉国

上一条:《红楼梦研究》教学大纲

下一条:《专业导论》教学大纲